成都市大圣宫艺术品研究院欢迎您!
服务热线:17323048558
扫描添加 免费咨询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收藏导购 > 五龙尊

五龙尊

发布时间:2018-06-19   来源:官网 热度:4615   分享到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累丝工艺,是明代的绝活,它把明代金银首饰的制作,定型为技术化的风格

758265914478432572_看图王.jpg

1.jpg


明代金累丝嵌宝石五龙尊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 这座五龙尊,采用金累丝工艺,周身镶有22颗宝石,其中一枚白钻石11.7克拉!重量:480克,高:17厘米,宽:8厘米,长:10厘米。

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 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大明王朝,文化发展总势,趋于保守,然而其金银首饰,却越发雍容华贵,宫廷气十足,这和贴近世俗生活的宋元金银首饰,形成了巨大反差。然而,“雍容华贵,宫廷气十足”,正是一种保守的趋向。

      满清以前的金银首饰,传世品极少,而考古发现又有很大的偶然性,它反映的情况,只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冰山一角。宋元金银首饰今天能够见到的宫廷作品,是很少的,明代则恰恰相反,出自宫廷的占了很大的一部分。

      明定陵所出文物不必论,其他如嫔妃、外戚,各地藩王及藩王家族墓,开国功臣墓,所出的金银首饰,其实都以宫样为主。宫样首饰的雍容华贵,在明代始终是人们钦羡、追仿的对象,或许这和明代市俗商业文化的发展有关。

  宋元金银首饰,多出自民间工匠,明朝内廷设有专为皇室打造首饰等金银器物的“银作局”。题材上,宋元多选择清新活泼的自然景物,明代则倾向于把花草禽鸟组织为各种祥瑞图案。以纹样中各个物事的谐音,构成吉祥之意,也是在明代才开始广为流行,但在金银首饰中,尚不多见。为寿日婚嫁等吉庆喜事,而制作的首饰,或取用释道人物,或以制字、嵌字、錾铭的方法,直接点明图意,如:西王母寿字挑心、刘海戏蟾寿字挑心等。

  此外,佛教艺术,以及佛教人物中的妆束和器具,也是明代首饰取材的一个来源。除挑心、掩鬓外,还有佛手簪、禅杖簪等,式样细巧别致,是从世俗化了的神佛世界中,生长出来的装饰趣味。

       这些,都可以说是以“宫样”引导时代潮流。

 累丝:工艺精巧又省料

  镶嵌,是明代金银首饰的工艺特色,且对满清金银首饰的制作,产生了巨大影响。

       累丝工艺,把片材处理为花丝,使首饰制作精细到最小的构成因素,金的柔韧品质,也在累丝工艺中被发挥到极致,成就了首饰制作精细的极致,累丝同时也丰富了首饰图案的表现手法,比如平填和堆垒。

       总之,累丝是金银器手工制作所能达到的精细之最,它把明代金银首饰的制作定型为技术化的风格:纤巧,秀丽,规整,精细至上。而明人对“奇巧”的欣赏,也可以说是由洗练与圆熟的技艺所成就的趣味,金细工艺中的累丝,也是其中之一。